IPv4地址加速枯竭,IPv6才是未來物聯網發展主場
互聯網發展至今短短30年,已經歷了崛起、高速發展等階段,并且在物聯網到來之際也保持著自身長足的發展優勢。IPv4作為計算機設備入網的唯一標志和重要地址,對網絡世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,IPv4地址作為有限的資源,并不是無限使用的,早在前幾年中億物聯網就意識到IPv4地址將會迎來資源匱乏階段,但萬萬沒想到這一天會來臨得如此快速與急促。如今IPv6地址已經投入加速建設中,而IPv4地址的枯竭將會給物聯網帶來何種影響呢?中億物聯網認為,隨著IPv4時代逝去,未來IPv6才是物聯網主場。
負責英國、歐洲、中東和部分亞洲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絡協調中心(RIPE NCC)昨日宣布,其已從可用地址池中完成了最后IPv4地址的分配,這意味全球所有43億個IPv4地址已經全部分配完畢,同時意味著將再無更多的IPv4地址可以分配給網絡服務提供商(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)和其他大型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商。
IPv4地址加速枯竭
在互聯網中,每一臺符合進網規則的計算機都有且只有一個IP地址,它就像我們的個人身份證一樣,具有唯一性。IPv4即網際協議版本4(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,IPv4),可以將其理解為聯網計算機的“第四代身份證”,是互聯網的核心,也是迄今為止使用最為廣泛的網際協議版本。
起初,設計互聯網的目的是為了給美國軍方使用,而IPv4地址一共有2的32次方,也就是大約42.9億個,按照這樣的邏輯來設計,IPv4地址的數量可謂綽綽有余。不過,互聯網在之后的30年中所呈現出的爆炸式增長,徹底顛覆了這一原始目標。
特別是在千禧年之后,互聯網用戶急速增長,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連接入網;更多的智能設備,如筆記本電腦、計算機、掌上電腦、智能手機等得到大范圍普及,而面臨當下滾滾而來的物聯網時代,要接入其中的物聯網設備就更是數不勝數了。這些現象不僅直接導致對IPv4地址的需求大大增加,同時也意味著IPv4地址正在加速枯竭。
早在上世紀80年代,相關研究員就已經察覺到IPv4消耗速度要遠快于預期水平,并且很快得到了驗證。2011年2月3日,全球IP地址分配機構(INAN)宣布將其最后的468萬個IP地址平均分配給全球5個地區的互聯網絡信息中心,并宣布此后將再無可分配IPv4地址?!盎ヂ摼W之父”Vin·Cerf甚至在2011年1月24日曾預見性的表示過,全球IP地址將在幾周內用盡。
到2012年,頂級地址實際上已耗盡,所有IPv4地址空間已分配給五大區域互聯網注冊機構:非洲網絡信息中心 (AFRINIC)針對非洲;北美網絡信息中心(ARIN)針對南極洲、加拿大、部分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;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APNIC)針對東亞、大洋洲、南亞和東南亞;拉丁美洲網絡信息中心(LACNIC)針對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地區和整個拉丁美洲;歐洲網絡信息中心(RIPE NCC)針對歐洲、中亞、俄羅斯和西亞。此后不久,區域性地址池也逐漸“見底”。
直至昨日,Nikolas Pediaditis所發布的郵件相當于宣布,全球IPv4地址正式耗盡,IPv4即將退出歷史舞臺。
IPv4后傳
IPv4最大的問題在于地址池資源不足以順應物聯網時代的到來,從理論上講,IPv4地址池耗盡,就意味著以后再也不能將任何新的IPv4設備添加到Internet當中。
然而,實際上在2011年IANA IPv4地址完全用盡之時,IPv6仍在初步部署時期。換言之,在這一段空白期內不僅需要加速推動IPv6廣泛部署,還需要針對過渡期內的問題進行探討。
當然,實際過程中變相緩解此問題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網絡服務提供商可以重用和回收未使用的IPv4地址;也可以用網絡地址轉換(NAT)的方法,在網絡服務提供商路由器后私下使用相同的IP地址。
特別是后者,此方法在國內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。在過去30年的互聯網進程中,美國利用先發優勢,在根服務器治理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。根域名服務器是架構因特網所必須的基礎設施。就像萬丈高樓平地起,根域名服務器就是這座大廈的根基。而IPv4全球根服務器部署被限制在13臺,唯一主根服務器部署在美國,剩下12臺輔根服務器中有9臺在美國,2臺在歐洲,1臺在日本。
國內互聯網起步較晚,這使得國內在IPv4地址分配總量和人均量上處于不利地位。但是,國內互聯網發展速度卻得益于ICT技術的發展,得到迅猛的發展,在這種“供需不平衡”的背景下,國內不得不被迫使用網絡地址轉換技術。它就像在一個公網下接入了很多私網,當與外界連接時,大家就又披上了公網的“馬甲”,這樣一來,一個公網地址下可以提供給數十甚至數百個計算機使用。
不過這也導致了國內網絡結構復雜,延遲較高,設備成本較大等多種問題,嚴重拖累了國內互聯網發展的腳步。因此,穩步向IPv6推進成為當下重中之重。
IPv6邁開大步向前沖
IPv6邁開大步向前沖是必然的選擇,早在1990年,互聯網工程任務小組(IETF)就已經開始規劃IPv4以后的下一代協議了。他們在1994年于多倫多舉辦的IETF會議中正式提出互聯網協議第6版(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,IPv6)發展計劃,并于1998年12月正式推出。
IPv6就是IPv4的下一代網際協議版本,即互聯網標準規范RFC2460。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緩解當下IPv4所不能夠解決的地質資源問題。相比IPv4,IPv6的地址池數量為2的128次方,足以給地球上每顆沙子都分配一個IP!
IPv6地址數量上的優勢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物聯網,為5G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。眾所周知,物聯網是個“萬物互聯”的時代,即便不至于夸張到每顆沙子都需要IP地址實現聯網,產業互聯網、工業互聯網所需要的地址需求也是非常大的。根據預測數據顯示,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數將超過270億,如此龐大的數量對IPv6的迫切需求就可想而知了。
除彌補IPv4地址數量問題之外,物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、數據速度問題、移動相應問題、信息溯源問題等等也將暴露。在支持物聯網節點移動性方面。物聯網應用中,傳感器可能會密集的部署于一個移動物體上,比如在自動駕駛中、地鐵運行監控中。而IPv6的數據流量則可以直接發送到移動節點,通信完全在傳感器和數據采集的設備之間直接進行,使網絡資源消耗的壓力大大下降。
在物聯網安全方面。IPv6可以大幅提升網絡安全性,IPv6地址之間傳輸數據往往經過加密,信息很難甚至可以避免被輕易竊聽和劫持。而在國家安全方面,2017年11月28日,國家工程中心牽頭發起了“雪人計劃”,在全球完成的25臺IPv6 DNS根服務器架設中,中國部署了其中的4臺,包括1臺主根服務器和3臺輔根服務器,從根本上解決了外部斷網之后,國家互聯網癱瘓的安全隱患。
近兩年,國家在IPv6的推進方面也加快了速度,2017年11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(IPv6)規?;渴鹦袆佑媱潯?;2018年5月,工信部也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《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》的通知。
后者(《通知》)在2017年的基礎上,提出了更加深入的目標和指標,其目標主要有三,其一是獲得IPv6地址的LTE終端比例達到90%,獲得IPv6地址的固定寬帶終端比例達到40%;其二是LTE網絡IPv6活躍連接數達到8億。其中,中國移動達到4.8億,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達到1.6億;其三是完成全部13個互聯網骨干直聯點(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鄭州、成都、武漢、西安、沈陽、南京、重慶、杭州、貴陽·貴安、福州(前五城已在2018年完成直聯點改造))IPv6改造。
總的來所,近兩年我國在IPv6地址的建設上還是有較大的成就的,這是非常值得驚喜的。中億物聯(http://www.boostvisit.com)以為,雖然IPv4的耗盡可能會對世界計算設備入網連接造成一定恐慌,但它同時也進一步加速了IPv6的研發,不管是對物聯網還是智能領域都是一個意外之喜。中億物聯表明目前世界各國都加大對物聯網與IPv6地址的研究投入,雖然目前我國在推進IPv6部署方面已經取得較大成績,但與美國、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,仍然任重道遠。